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十三行英国商馆 《南京条约》稿本中 有关五口通商的内容 珠江上的鸦片走私船 在过去,一封家信或者情书令多少人望穿秋水,邮局的地位不言而喻。如今除了部分商业信函,日常生活中用得着去邮局的事情似乎并不多。 其实,真正让普罗大众享受公共服务性质的邮政服务是近代才有的事,而中国内地最早的邮局出现在广州。有关这件事,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 明代广州出现私营民信局 东西方最早...
7月底,“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被盗,一块重达500余公斤的“八仙过海”汉白玉浮雕失踪,蕲春警方经过10天的不懈努力,于8月1日凌晨,一举打掉一个安徽籍文物盗窃团伙,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完好地追回了被盗文物。 7月23日,蕲春县横车镇长石村村民发现,村里万年台戏楼的戏台缺了一个口子,嵌在戏台边的的汉白玉浮雕被盗了。据了解,万年台戏楼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光绪十年(1884)扩修,是“湖...
“我们村有人挖到文物了,私自占有合法吗?”近日,舟山普陀展茅田公岙村的村民向派出所民警反映,有人从地里挖出了疑似文物。 到底怎么回事?民警找到挖到疑似文物的村民余某了解情况。余某将藏在家中的一堆“宝贝”小心翼翼地拿给民警查看。 它们是一些疑似古钱币和香炉、烛台等金属器具,表面沾着一层泥。经清点,钱币一共24枚,其中“大清铜币”3枚、“光绪元宝”13枚、“中华民国”钱币2枚,“壹圆袁大头...
当下,谈起书画收藏和拍卖,绕不开两位艺术大师,这就是吴昌硕和齐白石;同时,也绕不开一个话题,为什么吴昌硕的画价没有齐白石高? 就业内人士来看,吴昌硕的艺术综合素质和作品质量高于齐白石,这是不争的事实,就连齐白石也曾自言“一生没有画(超)过吴昌硕”。作为吴昌硕的学生,齐白石当时寓居北平,尚未成名,为求吴昌硕写润格,他曾写下流传至今的“走狗诗”: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 我...
中国红木家具之美,历来为世人称道。红木家具现在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关注,如明清红木家具、明式红木家具等,消费者需要在选择红木家具时对木材知识等熟知于心才能对红木价格有所掌握。 因此,部分消费者一进到红木家具卖场总感觉疑惑,为何同一材质、同一款式的红木家具价格竟相差好几倍?有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应该如何判断它值多少钱? 根据国家标准说明,“红木”划分为两科五属八类三十三种。红木是指这五属八...
人类究竟从何而来?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神话传说,西方盛传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在中国流传最广的是伏羲和女娲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期,天地初开,不见人烟。女娲从天上降临人间,炼石补天,抟泥为人。和女娲同行的还有她的哥哥伏羲,伏羲教会了人类捕鱼和狩猎。当伏羲站在洛河入黄河处,看到两河交汇、清浊分明,产生灵感,创太极、演八卦,揭开了中华文明史的序幕。在二人的帮助下,人间越来越热闹,生活也越来越美好,二人...
一、镏金铜扣概述 镏金铜扣,也叫镏金铜疙瘩扣,是盘扣的一种高端形式,在传统服饰上通常五颗为一套(图1)。在中国漫长的古代服装史中,作为服装不可缺少的构件出现在人们的穿着中,它的出现时代比较晚。 盘扣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者装饰,是对襟上装的重要配件。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出现纽扣的踪迹,到清朝纽扣被广泛使用,除了布制手工编结纽扣外,运用极少的就是铜质、银质、珍珠、玛瑙,甚...
从三星堆的神秘人像、神树,到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箔片,古蜀文明总是用一个个奇迹来震惊世人。1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在此基础上,还带来了不为世人熟知的晚期古蜀文明的遗珍,一代蜀王的随葬品得到重点呈现。 相较于以往同题材展览,本次展览不限于考古遗址的个案展陈,而是将古蜀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呈现,从三星堆遗址到金沙遗址再到战国时期的蜀墓等诸多考古发现,第一次较全面囊括了古蜀文明...
“镇水石犀”的来源? 据查证,旧时民俗中石犀镇水的由来,基于古人的特殊信仰。因犀牛的角长在鼻子上,下水游泳速度够快时,水波会向两边明显分升,就像是主动在劈波分水。 《太平御览》老八百九十录《南越志》说:“巨海有大犀,其出入有光,水为之开。”晋代《交州记》有云:“有犀角通天,向水辄开。”而这“通天屏角”十分神圣,后世更有甚者说:“得真通天犀角三寸以上,刻以为鱼,而衔之以入水,水常为人开。”三国时...
20世纪80年代,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两个埋藏坑的发现,揭开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其中出土的人像、头像、神坛、神树等各种造型奇异的青铜器,以及面具、权杖、动物形饰等多种制作精美的金箔制品震惊海内外。本世纪初,成都金沙遗址发现后,随着太阳神鸟金箔片、金面具、金冠带、青铜立人、石虎、石人等重要文物陆续现世,同时揭露出大量礼仪性的玉器、铜器埋藏坑,古蜀文明又一段璀璨的历史钩沉浮现于世人面前。 独树一帜、...
2018年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一楼的一号临展厅与观众们见面。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中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级文物。位于秦岭两侧的成都平原、汉中平原和关中平原自古就是滋生文明的沃土,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相继进入繁荣时期,三地青铜文明所体现的不同文化内涵和文化交流、互动的存在,既表明了各自...
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 “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巡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广汉三星堆的“铜人头像”等诸多青铜器正向观众诉说神秘地古蜀文明。近日,成都博物馆又举办了一场由古蜀及秦地演绎秦蜀之路的青铜器展览,代表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铜人头像”再次出现在观众面前。此次展览主要集结了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无论是以青铜食器、酒器、水器、乐器构成礼仪体系...
青铜器承载悠久历史文化 青铜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8世纪前的夏朝,就已能生产很复杂的青铜器。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中国青铜器达到鼎盛时期。那时青铜器只是上层贵族享用物品,平民百姓无法享受。直到公元前3世纪,青铜器发展步入最后阶段,青铜器不再为少数人所专用,而成为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青铜器是民国藏界“龙头” 几乎每一件青铜器背后都有一个传奇故事,以毛公鼎、大克鼎、大盂鼎为例。毛公鼎为西周晚期...
宋李唐《炙艾图》轴 图5 清无款《八段锦册》 古代人的祝愿辞往往以“福”“寿”“康宁”居多,如何才能活得久又身心健康,是人类艮古以来追求的理想。在反映生活的书画艺术中,也常透露此类希望。台北故宫博物院7月1日—9月25日举办“杏林春暖——养生医疗趣味书画展”,展出晋至清代书画作品9件。 传说中永生不老的仙丹和起死回生的妙药,或许遥不可及,却经常成为书画中富含神话色彩的趣味主题;天...
北京保利春拍中近现代书画共取得7.47亿元的总成交,其中近现代书画夜场实现3.76亿元的总成交额,“震古烁今——从宋到近现代的中国书画”超级夜场中近现代书画部分取得了3.04亿元的成绩。傅抱石巨制《琵琶行》以1.035亿元成交,是本季近现代书画部分首件超过亿元成交的拍品,成为本次春拍近现代书画部分的第一名。民间珍藏的唯一一幅徐悲鸿巨幅画马并首次上拍的博物馆级徐悲鸿《天马六骏》8970万元成交,位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